因為掉以輕心、諱疾忌醫導致延誤治療,來自廣州的徐女士胸前長出一個比西瓜還大的腫瘤,不斷潰破流膿,像一枚巨大的“定時炸彈”,讓她無法行動、日漸消瘦。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多學科專家聯手為她實施高風險手術成功“拆彈”,切下的腫瘤竟有近50厘米大、重達24斤,需要兩人合力才能抱起。
徐女士今年41歲,早在15年前她就發現右側乳房出現一個蠶豆大小的腫塊。由于沒有任何不適,她沒有在意,自行涂抹精油進行保養。
兩年前,她發現乳房腫塊開始迅速增大,出現局部壞死、潰爛、流膿、發臭,巨大的腫物使她坐立難安,后來進展到只能臥床。同時,她的精神、睡眠、食欲都極差,明顯消瘦,生活質量急劇下降。
經檢查,徐女士被明確診斷為右乳巨大腫塊伴潰破、感染,腫塊長大到近50厘米。腫物切取活檢,病理提示可能是葉狀腫瘤,所幸沒有發現轉移,但如果不及時切除,腫瘤可能進一步增大,壓迫胸腔、腹腔臟器,導致器官衰竭,腫瘤破裂引發的大出血也會危及生命。
中山六院多學科會診討論后,決定在給予每日創面換藥、抗感染、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及其他對癥支持后,對徐女士實行右乳巨大腫物切除術。
“從醫這么多年,第一次見到如此巨大的腫瘤!”腫瘤取出,在場的所有醫務人員都驚呆了,主刀醫生李海燕都不由得發出感嘆。
術后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右乳腫物大小45x29x37cm,重達11.99公斤,鏡下組織學表現為腫瘤細胞梭型彌漫浸潤,輕至中度異性,是良性葉狀腫瘤的可能性較大。巨大腫瘤被成功切除,徐女士的命終于保住了。
小小腫瘤從“蠶豆”長成“巨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徐女士的掉以輕心。李海燕提醒,乳腺腫瘤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局部無痛性腫塊。女性每年都應該定期體檢篩查,不要有僥幸心理,一旦發現乳房腫瘤的蛛絲馬跡,包括皮膚的發紅濕疹、橘皮樣改變、乳房腫塊、乳頭溢液等,應當及時到正規醫院的乳腺外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