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時,觀察猛禽遷徙過境的最佳時機也到了。日前,由市自然資源局主辦、市愛鳥協會承辦的雷州半島猛禽監測活動已經啟動,從全國各地招募而來的多名志愿者分為三批,將在一個月時間里接力完成在雷州紀家鎮的監測活動。
志愿者們在雷州紀家鎮觀測。市愛鳥協會提供
雷州半島位于我國西南端,是西伯利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通道。每年遷徙季節,都有數以十萬計的候鳥飛經此地,也是目前發現的廣東省最重要的猛禽遷徙所經路線。10月份是觀測猛禽的最佳季節,從2019年開始,湛江市愛鳥協會開始對遷徙猛禽開展科學監測,監測員們在紀家鎮的猛禽觀測點,借助相機、望遠鏡等設備,按照科學規范的流程,記錄猛禽數量、種類、遷徙等行為,為環境保護、山林開發、保護保育提供科學的數據。
注:為便于讀者看圖,在客觀的基礎上,組圖進行拼接放大
2019年,該協會猛禽監測為期14天,記錄到猛禽9種、2279只(次);2020年的猛禽監測為期25天,記錄到猛禽25種、4684只(次),其中,首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肩雕1只。2021年的猛禽監測活動從10月1日開始,為期定為30天。至10月19日17點已紀錄到白腹海雕、烏雕、黑翅鳶、黑鳶、栗鳶、普通鵟、松雀鷹、鳳頭鷹、褐耳鷹、赤腹鷹、褐冠鵑隼、蛇雕、白腹鷂、鵲鷂、紅隼、紅腳隼、游隼、燕隼、鳳頭蜂鷹、灰臉鵟鷹、日本松雀鷹21種、1567只(次)。其中白腹海雕和烏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余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猛禽有鋒利的趾與嘴,是以捕食其它動物為生的鳥類,大多處于食物鏈的頂端。猛禽種群數量的多少,直接反映著當地生態環境。據市愛鳥協會會長田麗介紹,大部分猛禽是候鳥,在每年的春秋季節需要在繁殖地與越冬地之間進行長途遷徙,在中國所有的猛禽都是國家二級甚至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對遷徙猛禽開展科學監測,不僅是為猛禽保駕護航,同時也希望廣大群眾不要傷害這些“空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