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糾紛無小事,無論有什么困難,若有心想要把群眾的事辦好,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湛江廉江法院安鋪法庭,干警們這么想,也這么做……
安鋪鎮坐落于九洲江下游,廣東四大古鎮之一、全國特色小鎮。安鋪法庭負責安鋪鎮、橫山鎮、營仔鎮3個鎮及晨光農場近30多萬人的司法任務,守衛著這座古鎮的和諧與穩定。
近年來,安鋪法庭充分履行審判職責,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20年榮獲全國法院先進集體,法庭庭長徐小新先后榮獲“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全國優秀法官”“人民法院黨建工作先進個人”。
徐小新(左一)給群眾普法。
服務大局 助力古鎮煥發新生
2017年11月,安鋪九洲江畔一宗7000平方米的土地糾紛牽動人心,因為事關當地政府“特色小鎮”“一河兩岸”利民項目建設。一方是擁有所有權卻拿不到土地的信用社,另一方是占地經營養豬場多年不愿搬遷的下崗職工,如何化解矛盾,實現三方共贏?
安鋪法庭受理該案后,厘清案件背后各方的難處:信用社起訴請求返還土地和占用租金是為了合理開發使用土地,養豬戶拒絕搬遷是因為前期曾投入大量資金重修養豬廠。安鋪法庭積極尋求“共贏”之策,爭取當地政府支持,引入第三方公司開發利用土地,與信用社簽訂租賃合同,并同意向養豬戶支付10萬元作為搬遷補償款。最終養豬的下崗職工承諾搬遷,信用社也放棄了對兩養豬戶租金的追討。雙方握手言和,利民項目也得以順利推進。
隨著經濟的發展,安鋪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斷增加,大量經濟糾紛也隨之而來。如何發揮司法職能服務當地發展,是擺在安鋪法庭面前的重要課題。
2021年4月22日,2名辣椒種植戶因收購商不支付辣椒款而召集10余名村民對收購商進行圍堵,警方到場后,將眾人送到安鋪法庭尋求解決之策。
雖然糾紛尚未訴至法院,但考慮到若不及時處理,事后可能會發生流血爭執,也影響營商環境,不利于經濟發展。徐小新馬上就開始了調解工作,讓雙方達成了先當場支付部分款項,隨后在指定日期交齊剩余款項的協議。
近年來,安鋪法庭年均辦理民商事案件200余件,保持著“無一錯案、無一超審限、無一申訴上訪”的佳績,已成為古鎮旅游和招商引資的“法治名片”。
安鋪法庭全體干警。
織網借力 厚植“古鎮楓橋”經驗
“鄉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鄰里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子。作為一名小鎮法官,徐小新體會到在小鎮辦案不僅要實現“案結事了”,更要實現“人和”。
自2013年到安鋪法庭工作,徐小新和法庭干警先后探索出“面對面”“背靠背”“送達調解同步”等調解方法,搭建起“鎮訴源治理工作站”“小新調解工作室”等多元化解糾紛平臺,最大限度地在訴前防范、在訴訟中引導化解矛盾糾紛。
2021年1月,年過六旬的岑某騎摩托車時,連人帶車掉進正在施工的排污溝內,導致受傷住院。岑某多次找排污溝施工方賠償,但雙方無法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意見。后岑某來到安鋪鎮訴源治理工作站,工作人員多次做岑某思想工作,并邀請施工方代表到工作站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協議,施工方代表當場給付1.48萬元給岑某。
“積極化解當事人的矛盾,真正解決當事人的困難,比一次法律意義上的完美判決更重要。”這就是安鋪法庭的年輕干警們的工作準則。自成立以來,工作室共受理各類糾紛84件214人次,答復64件。
移動辦案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家住廉江市安鋪鎮夏插村的莫叔,責任田被同村的莫某喜強占了多年,多次交涉無果后到安鋪法庭起訴。
安鋪鎮田地廣袤,類似強占土地糾紛并不少見。為達到普法和震懾的效果,安鋪法庭決定用巡回審判的方式,把庭開到夏插村委會門前。這場關于責任田的糾紛,引來了附近村的村主任和村民們的旁聽。
審判團隊在審判車內搭起了簡易的“審判庭”,徐小新為當事人和旁聽村民講解了大量有關物權法和涉農田保護的法律規定,調解不成后判決莫某喜歸還責任田給莫叔管理、使用,給村民們扎扎實實上了一堂法治課。
為了進一步延伸司法工作的觸角,更好地服務轄區群眾,法庭的干警們推出了田間法庭、校園法庭、村舍法庭等新的辦案方式,不但減少群眾訴累,還增強了審判工作的透明度,受到轄區群眾的高度評價。
圩日普法 將法治種子播到古鎮每個角落
2020年11月9日,正逢安鋪鎮及周邊4個鎮的趕圩日,人來人往的集市旁,“民法典解讀”的橫幅鮮紅醒目,徐小新等4名干警在開展民法典講解,吸引著趕圩群眾駐足觀看,掌聲陣陣。
趕圩,是安鋪的民俗之一。每逢圩日,鎮子的居民們都相約著到集市趕圩。群眾趕圩忙,安鋪法庭也不閑著。
安鋪鎮居民居住分散,為使普法效果最大化,安鋪法庭緊密結合圩日民俗,探索了“趕圩普法處糾”的工作方式。
“法官不是什么官,而是連接法律與民眾的橋梁。”安鋪法庭干警在工作之余,常常到古鎮走街串巷,刷刷臉、聊聊天,以嘮家常、聊心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解答群眾關心的問題,真正讓法律知識走進群眾身邊、法治觀念融入群眾生活,引導群眾知法、守法、學法、用法。
學校、企業、村舍……這些年來,安鋪法庭干警普法的足跡走遍了古鎮的每個角落。
當地人們說,有著3個“國”字號的徐小新,帶領法庭里的3名年輕干警,用熱情和廉潔詮釋了“公正與為民”的司法工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