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游玩。有一口藏身在廉江市石角鎮竹寨村山野的溫泉,吸引了不少游客遠道而來打卡。
日前,記者跟隨驢友驅車前往一探究竟。這個網紅野溫泉東臨風光旖旎的鶴地水庫,南距廉江市區28km,距湛江市區70km,連接兩廣的廉石一級公路及黎湛鐵路從溫泉東側通過,不經當地人帶路,較難發現其存在。
記者來到竹寨村,徒步探秘,但見柳暗花明又一村。暖洋洋的春日籠罩山野,低洼田間泉水漫涌,一個個被圈了起來的小池子錯落有致,游客和周邊村民在池子里或嬉戲,或曬太陽,或洗澡搓衣,幾個小孩子嘻嘻哈哈潑水打鬧,歡快地撩起一片水霧煙氳。村民黃伯自豪地對記者說:“溫泉水溫近60度,早些年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跑到那里沖涼,好舒服。泉水含礦物質豐富,還有美容功能哩,村里的女孩個個水靈靈的!”
原來,這新晉網紅溫泉歷史由來已久,它名叫石角三合溫泉,因地理位置近三合河而得名。它在湛江發現的所有地熱田里,是唯一泉水能夠自然涌上地表的,不需要人工機器抽汲,日均排出溫水量達1000立方米。
泉區石縫泉水噴涌,地熱田面積超過200平方米,地表上有大大小小達20多個泉眼,正涓涓冒出大量清澈透明的礦質水,礦質水形成洼地和小溪流排往低處。其熱儲巖主要為燕山期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在竹寨斷裂帶和溫湯斷裂帶的共同作用下,巖石破碎,張性裂隙發育,為深部熱泉的上涌和富集創造通道和空間,斷裂交匯部位也有利于熱泉流出。
三合地熱田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被人們留意到了。2004年9月開始,水文工程地質一大隊按省局要求,在勘察區進行水文地質測繪,施工測溫孔11個,進尺最深達210多米。專家還對2個熱水孔進行長達1年多的動態觀測,收集了關于該區域地質、水文和氣象的翔實資料。這些地熱流體(指溫泉水),可開采量為1313 立方米/天,具埋藏淺、流量大、含礦物質豐富、經濟效益明顯等特點。地熱流體除了有醫療保健價值,還是一種能為農作物催芽、用于熱帶水產養殖等等的綜合環保型能源,開采前景十分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