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丹(左)與技術人員一起查看貝貝南瓜的生長情況。通訊員揭英隆 攝
廣東“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粵味年貨云上購”迎新春活動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在琳瑯滿目的年貨中,來自廉江市橙鄉人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農海產品備受歡迎,入駐全國消費扶貧廣東館、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交易中心等網上年貨平臺,而且銷售量不斷增長,目前簽約額已達200多萬元。
提起橙鄉人家,就無法繞開其“掌門人”麥丹。她放棄高薪工作返鄉務農,在希望的田野上追逐夢想,并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銷售渠道,進一步打響本土特色農產品品牌。
致力打造特色農業品牌
在石嶺鎮的龍飛、車碑頭、許村、龍灣和安鋪鎮的老馬、下插以及石城鎮謝鞋、石角鎮豐滿等村的路旁,都豎有一塊廉江市橙鄉人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某某生產基地的宣傳牌,格外引人注目。這背后,是一個創業青年為感念家鄉,務求家鄉產業發展的故事。
麥丹說,為了能夠在農副產品市場中穩打穩扎,解決生產標準和打造品牌是關鍵,就得有較好的生產條件和技術指導。該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為經營模式,一方面花大力氣在各基地搭建生產大棚,采用于現代化滴管,解決無公害生產條件問題;另一方面高薪聘請了3名農業院校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駐扎基地指導生產。此外,公司注冊了“粵農臻品”“橙鄉人家”等商標,致力于通過建立標桿扶貧產業、品牌運營和渠道拓展,促進優質農產品對接市場。
目前,該公司在廉江、雷州、遂溪流轉土地2000多畝建立多個生產基地。其中1200多畝種番薯、水稻、番石榴、木瓜等;860多畝主要開發種植紅心火龍果、燕窩火龍果、廉江紅橙、貝貝南瓜等經濟作物,并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
在“希望的田野上”追逐夢想
日前,記者走進橙鄉人家位于石嶺鎮龍灣車碑頭村的大棚種植基地,看到的是瓜果飄香的喜人景象。
麥丹說,自己雖然不在農村長大,但對農業有著一種天然的親和感,所以辭職回家鄉流轉土地開發農業的決定是毫不猶豫的。
“在這里工作非常開心,技術員耐心教我們各種技術,我們不但有工資,還真正學到了種植技術。”快言快語的李阿姨一邊給南瓜授粉,一邊對記者說。
據介紹,該公司的每個基地平時相對固定10多個工人進行生產管理,多數為農村留守婦女,而且三分之一為貧困戶家庭勞力。特別是在石嶺鎮的龍飛生產基地、龍灣生產基地和石城鎮謝鞋基地,一半以上工人是貧困戶。同時,還帶動貧戶100余戶發展農業種植500多畝。因此,該公司被認定為湛江市扶貧農業龍頭企業、湛江市扶貧產品合作和品牌推廣單位,公司產品被評為優質扶貧產品,同時被授權開設湛江市(廉江)扶貧產品專營店。
如今,該公司已發展成為集科研、生產、銷售推廣于一體的新型農業企業,涉及農業技術開發、農業信息咨詢及技術推廣服務、農業機械服務、農副產品銷售以及花草、林木、中草藥種植等領域,也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學習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