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人際交往中,一口整潔、健康的牙齒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牙值”有時甚至會決”定“顏值”。除了好看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口腔與健康息息相關,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今年的“愛牙日”的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隨著活動的普及,公眾的口腔保健意識日益增加。然而,你真的了解“牙齒”嗎?你真的懂得口腔保健嗎?
你的口腔還好嗎?
????笑容是成功最大的利器之一,戶外海報俊男靚女的招牌微笑令人羨慕,可是由于口腔問題默默作祟,很少人能夠擁有如此健康又潔白的牙齒。
????除了“不好看”,“不好用”的問題同樣突出。

????世界衛生組織對于口腔健康的定義如下:沒有口部和面部疼痛、口腔和咽喉癌癥、口腔感染和口瘡、牙周(牙齦)病、蛀牙和牙齒脫落及限制咬、咀嚼、微笑、說話和社會心理健康等個人能力的其它疾病與障礙的狀態。
????參照世衛組織的口腔衛生標準,相關統計顯示,從世界范圍看,全世界60%~90%的學齡兒童和近100%的成年人患有齲齒。全球約30%的65~74歲的人沒有自然牙齒。
????而國人的口腔健康同樣是問題眾多。據全國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全民口腔疾病患病率高達90%以上。5~6歲兒童患齲率高達66.0%,35~44歲成人和65~74歲老人患齲率高達61.0%和75.2%。半數以上的12歲年齡組有牙齦出血和牙石。
????口腔疾病最為常見的是齲齒、牙周(牙齦)病、口腔癌、口腔感染疾病、損傷傷口和遺傳病變。齲齒(俗稱蟲牙、蛀牙)是口腔主要的常見病,也是人類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從現有的調查來看,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疾病譜不同,青少年兒童以齲齒為主,老年人以牙周疾病為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同仁醫院口腔科主任劉靜明介紹,“除了齲齒、牙周疾病外,近年來口腔癌呈高發態勢,我們要對口腔癌給予足夠的關注。”
朋友圈中那些關于“牙齒”的誤區
????口腔“報警”嚴重影響著工作與生活,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口腔衛生健康,不過對于口腔健康的相關知識存在著不少誤區。
????在劉靜明看來,公眾存在以下四種最為常見的認知誤區 :
????第一,盲目相信牙膏的功能。牙膏只是種日化用品,對于我們的口腔清潔會起到一定作用,對于相關的口腔疾病作用微乎其微。
????第二,洗牙被誤讀。作為一種治療手段,洗牙對于牙周健康將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時洗牙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不適感。公眾心中夸大了洗牙所產生的一定“副作用”。而事實上,洗牙的正向作用大于副作用。
????第三,智齒并不是非拔不可。不是所有的智齒都需要拔掉,位置比較正、牙齒咬合功能正常,不紅腫疼痛,滿足一定條件的智齒可以不拔出。
????第四,口腔潰瘍盲目服用抗生素。口腔潰瘍是最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之一,口腔潰瘍雖然是炎癥反應,但它并不全是由細菌感染所導致。所以抗生素對大多數病人是毫無作用的,很多廣譜抗生素都可以誘發口腔潰瘍。
????除了上述誤區,公眾對于食物與牙齒健康的關系也沒“整明白”。
????甜食不能吃、巧克力不能吃、汽水不能喝……為了那一口健康的牙齒,許多美味登上了“食物黑名單”,讓大家又愛又怕。
????“病從口入”,長期以來在公眾的認知中,食物成為齲齒發生的“元兇”,但其實并非完全如此。
????細菌、口腔環境、牙齒結構、作用時間,目前被業界公認為齲病的四大元兇,只有這四大“元兇”攜起手來才能最終形成齲病,也就是說,只有當薄弱的牙齒碰上容易產酸的食物和致病的細菌,并且有足夠長的作用時間,才可能引發齲病。

????飲食與齲齒之間并沒有直接必然的因果關系,食物只是其中的一個致病因素。事實上,不論吃什么,只要有食物殘渣長時間殘留在牙齒上都有可能導致牙齒腐蝕。在劉靜明教授看來該吃就吃、該喝就喝,但注意口腔清潔、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則是護牙的關鍵。沒有絕對的禁食,人體也需要營養均衡,不能因噎廢食。
????以汽水為例,通常人們認為喝汽水一定會對牙齒健康產生較大傷害,其實這種觀點并不準確,汽水在口腔中只是一次性的短暫停留,如果我們平時注意口腔清潔,養成了良好的護牙習慣,適量飲用點汽水并不會直接導致齲齒。
打響口腔保衛戰
????口腔健康直接或間接影響全身健康。口腔疾病如齲病、牙周疾病等會破壞牙齒硬組織和牙齒周圍支持組織,除影響咀嚼、言語、美觀等功能外,還會引起社會交往困難和心理障礙。有些微生物長期存在于口腔中,可導致或加劇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響生命質量。
????“牙齒作為人體器官,是呼吸道、消化道的起始端,其咀嚼功能關系到人體的營養攝入,維系著機體的能量平衡,牙好身體才好。”劉靜明說。
????對于人體健康如此重要的牙齒,如何才能做好保健,劉靜明教授給出了“刷”、“養”、“專”、“查”四個字。
????首先,要刷牙,掌握正確的方式與時間,堅持“三三制”的原則,即每天刷牙三次、每次三分鐘、每三個月更換牙刷。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洗牙,進食后及時漱口。
????再次,牙齒不舒服一定要咨詢專業的口腔醫生,不要輕信一些不正確信息延誤病情。
????最后,要定期到專門的口腔門診進行檢查,盡早發現一些口腔疾病。
????隨著老齡化及二孩時代的到來,對于兒童及老人的口腔健康應格外的關注。
????“人老牙不一定老,老掉牙是因為牙有問題,要注重對老年人牙周疾病的防治,盡量不失牙,失牙之后應盡早盡快去口腔科咨詢及時補上。”劉靜明表示。
????“好習慣會伴隨一生,童年是好習慣養成最重要的時期,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口腔衛生習慣。”預防比治療重要,卓正醫療齒科醫生張增方建議口腔保衛戰要從娃娃抓起,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如果孩子刷牙時能控制吞咽動作,就應該及時使用牙膏,3歲以上兒童應用低氟牙膏,用量約黃豆大。”









